5月18日,中國家紡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在山東濱州召開,會上特邀嘉賓紅領集團副總裁李金柱做了精彩演講,受到與會家紡企業代表的關注。本文根據演講核心內容進行整理,供行業企業參考。
"C2M商業生態"。C就是消費者,M就是工廠,中間靠大數據、靠系統把C和M結合起來。過去我們C和M是靠很多的B連接的,然后是B、M、2B、2C是這樣的一個方式,導致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在第一時間內反映到工廠里面去。所以消費者對產品不滿意,導致大量的庫存積壓。
我們企業現在要轉型,可以從四個緯度上去分析轉型的趨勢。
第一個,我們遇到的困難是產品賣不出。我認為不是消費者需求減少而是需求轉移了。中國消費者到日本去買馬桶蓋,還到日本去買絲襪,是中國生產不出絲襪嗎?
第二個,從企業經營困難的角度來講,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如庫存問題、創新問題、營銷問題等,怎么解決?現在紅領做的"C2M模式",是給消費者開放一個平臺,一個交互平臺,你可以自己設計,交了錢,我7個工作日給你交貨。這樣還有設計的問題嗎?還有庫存的問題嗎?還有營銷的問題嗎?
第三個是調結構轉方式。怎么調結構轉方式?就是要從過去的那種以企業為核心的大規模制造,轉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大規模定制。
第四個,應關注全球經濟。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關注什么?是個性化和定制化。從這四緯度上分析未來經濟趨勢就是要向C2B或者是C2M去轉,不管是做什么,消費者是第一的。
紅領的轉型升級,探索了十多年,投入了幾億,用了3000多人的工廠做實驗。工信部、科技部,包括像華為等這些企業都到紅領去學習這個模式。我認為這個模式是中國企業甚至是全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落地的案例,所以我們把公司注冊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庫特智能,也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去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從過去B2C的方式轉為C2M的方式,要把消費者真正當為上帝,從客戶交互、數據采集、智能研發、個性制造、售后服務整個個性化定制的全生命周期的環節,而不是簡單地說我原來是批量生產,現在我能做定制了就可以做了,這是實現不了的,要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現在很多企業想走捷徑,想單獨上一個軟件、上一套系統就實現轉型,這個是比較難的,因為它是一個系統性的轉型。
現在給大家介紹下我們的C2M生態。它有四個核心要素,這四個要素綜合起來講就是一個智能制造。第一個叫支持全球客戶的DIY自主設計;第二叫研發智能體系;第三叫全程數據驅動;第四個是全生命周期實時協同。有了這四個核心要素,在企業轉型的時候才真正突破組織、時空、資源的限制,實現人機一體化的有機交互。
全球客戶的DIY自主設計 紅領的這套智能制套模式滿足的是全球客戶的定制。2003年開始在美國市場、歐盟市場做了13年的定制。現在的訂單90%左右還是國外市場的,國內市場只占了10%。因為我們2015年才做國內市場。這套系統可以滿足全球客戶的定制,只要你有網絡和手機,在月球和火星都沒問題,你想要什么樣的,要多少錢的,什么時候要想要多少,完全是娛樂化的定制化的體驗,完全是你自己說了算。消費者可以下載一個APP或者是到網上找到我們的網站注冊一下,想要什么樣的產品你自己選,選完了以后只要你交錢,7個工作日就可以發貨,我說的是全球,不是說中國,這個已經執行了13年。
智能研發體系 我不知道做家紡的對模具的依賴是什么樣的,但是做西裝、正裝,做汽車、做手機、做電信、做機械的這些對模具的依賴非常大。這套智能研發大體解決了哪些問題?--從做模、工藝、配料、排程度、排產、程序、配套、發送、報關等等這些過程。按照傳統的方式來完成新產品研發,進入批量生產的過程,一般做正裝系列的企業需要3個月,可能做汽車的時間更長,做家紡需要多長時間沒有做過調研。大企業需要上千人或者幾百人各個部門,比如技術部、工藝部、配料部、原料部、計劃部、預算部、供需部、配送部等等。我們有了這套研發體系之后,這個過程是一個人都沒有的,而且時間是不到一秒,也就是說消費者在上面選了一個想要的服裝,只要一確認,只要交了錢,員工根據運營系統數據直接就開始做了。所以,整個研發過程全部用數據、用系統就解決掉了。另一方面,傳統的做法在管理上有五大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需要經過一層層的請示、審批,開會和部門協調等,在我們這個體系里,這五大職能全部被數據和系統替代了,完全由標準來決定,由系統自動產出。 再一個方面,人治變成了智能,過去人傳遞、人指揮、人請示,這些現在完全變成智能體系,由過去的管控變成無為。來到紅領的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每個員工都在拼命地干活,但是沒有人去管他。每個人自己管理自己,怎么管理呢?一個是要用虛擬和仿真的技術取代過去既費時又昂貴的"物理原型",也就是研發過程。這將成為未來工業生產最大的驅動力;第二個是我們靠自組織和自運行取代傳統的架構和體系。過去部門、科層、部門和部門之間還"打架",有利益糾葛。科層之間必須請示等,這些問題構成橫向的隔墻,很難形成一致地快速反映。而智能研發體系解決了這一切。
全程數據驅動 把過去腦袋里的經驗,復雜的紙上工藝,口頭上的指令等,全部變成數字化、標準化、規范化和體系化,然后放到體系里面去讓其自動運行。我們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積累了海量的數據,可以實現客戶的一組數據完成所有的定制服務全過程,不需要人工轉換、紙質傳遞,數據都是實時通的。這個系統是靠人去建的,就是把我們的經驗、把我們的數據、把我們的知識全部拿出來,寫成規則放到系統里面去,系統設了規則以后就自動產出。如果沒有的話怎么辦?人在后邊來完善這個系統,不停地添加、不斷地去完善,讓這個系統越來越強大。
全生命周期實時協同 在一個企業里,企業根據自身規模、產品、流程、員工的素質不同,可以開發最適合自己的生產系統或者叫工業系統。我們要想全生命周期的實時協同,上系統也好,買吊掛系統或者是上什么機器也好,一定考慮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的打通,解決某一個點的問題,某一個部門的問題,在這個時代里面想快速反應很難,我們的酷特智能2CM系統,就用一組數據來實現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
紅領這套模式叫"看不見的自動化",通過數據來驅動所有的管理、驅動所有的人。C2M不單指消費者到工廠,同時指消費者到每個服務的節點。也就是說它有什么需求直接會到干活的員工手里面。我們這套模式就是用現在的流水線、現在的人、現在的數據加入數據、系統就變成了大規模的制造變成大規模的定制。我們這個效率是批量生產的2-10倍。舉個例子,一套西服的加工費在國內是888一套,給"老外"是1000一套人民幣,而批量產品的加工費用是15美元,也就是我說的10倍。
通過這么一個系統把生產商和消費者聯系起來,叫人人經濟,人人是設計師,人人是消費者,人人是經營者,人人是創業者。為什么做C2M, 我們把C完全拉進來,C就是我整個經營的一部分,而且你是最重要的,我們把原來的設計和營銷全交給C,我們M只做生產。(整理/辛文)
[編輯: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