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落實供給側改革,推動企業轉型升級,2016年11月7日上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帶隊,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朱曉紅,中國家紡協會設計顧問、意大利康斯坦丁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崔萍萍等一行調研小組赴江蘇泗陽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絲集團)進行考察調研。蘇絲集團董事長韓興旺等集團領導班子陪同調研組實地考察并進行座談。

調研組參觀了蘇絲集團蠶絲被、絹絲、絹絲綢生產等全流程。楊兆華會長對蘇絲集團在蠶絲被制造工藝中的脫膠除油等核心工藝給予了高度評價,用絹紡工藝梳理、鋪片、絎縫制成的蠶絲被可機洗且產品質量穩定。

座談期間,韓興旺董事長介紹了蘇絲集團的發展歷史、產業結構以及產品競爭力等方面的情況。他說,近年來,蘇絲集團開始著力打造"蘇絲"品牌,積極往家紡、服裝制品轉型。通過電子商務O2O模式、與洋河集團渠道共享、團購等多種方式積極拓展營銷渠道,取得一定成效,集團的家紡產品,尤其"蘇絲"蠶絲被產品占集團整個制成品比重超50%。

楊兆華會長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后,積極肯定了蘇絲集團品牌化戰略路徑,尤其對于蘇絲集團在新型渠道拓展方面長期堅持給予了贊許,并結合協會對230家重點跟蹤企業和行業實時數據的分析,對蘇絲集團下一步品牌發展提出了建議:
一是要做好產品定位。絲綢品類的專賣店,往往產品門類雜,容易導致產品定位不清晰,蘇絲應結合自身優勢,做好品牌的產品定位,從門店設計、產品陳列到花型設計、整體搭配,要找準產品與目標消費人群的關系,根據優勢產品做好品牌定位。
二是要做好宣傳。打造品牌,宣傳不可或缺,隨著自媒體與互聯網時代普及,宣傳不僅是電視廣告的硬性植入,更多的在于內容傳播與話題擴散,因此積極利用新型傳播渠道去做好產品宣傳,像蘇絲蠶絲被,這么好的原料與工藝,如何通過知識普及讓消費者認可。
三是要渠道開拓。蘇絲在品牌之路上首先可以發揮產能與品質優勢,為品牌商代工,打造一流制造品牌;其次繼續深化原有渠道,堅持O2O以及與洋河跨界渠道分享等模式的同時,積極通過國內外展銷會等方式讓蘇絲品牌走出去。"2017年春季家紡展"協會正在與天貓洽談合作,從互利共贏的角度,整合線下參展商與線上平臺流量資源,利用互聯網思維開啟展會發展的新模式,讓展會未來不僅僅帶來的是訂單,也可以是消費認知和流量導入,幫助企業降低渠道拓展的成本。
座談會上,協會表示,將積極利用各類平臺資源幫助行業企業將好產品推介出去,提高品牌附加值。

小資料:
蘇絲集團前身為上海中孚絹紡廠,始建于1923年,1960年12月由上海遷至泗陽,更名為泗陽絹紡廠,1997年改制為江蘇泗絹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12月由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2011年10月實施股份制改造,創立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新三板上市。公司絲綢產業鏈完整,絹紡、綢緞加工技術能力雄厚,產品質量過硬,其中"spcc"牌絹絲出口占全國絹絲出口總量一半以上,綢緞產品在中東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公司是集絲綢家紡服飾、絹紡、混紡、混色紡、織綢、萬畝蠶桑基地和近三十個蘇絲專賣店、代理店為一體的大型貿工農綜合性企業。公司職工1100人,年生產"蘇絲"、"SPCC"牌絲綢家紡、服飾產品50萬件(套),絹絲1200噸,絹絲綢280萬米;年產值3.5億元,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00余人,技術力量雄厚,生產設備先進;絲綢產品有四大類、四百余個品種,多個絲綢產品榮獲了國家絲綢創新金獎、中國高檔絲綢產品證書,所有產品均達到了歐盟紡織品OKEO-100的環保標準,并連續10年榮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產品質量處于國內乃至國際同行業領先水平;產品在內銷的同時,還銷往日本、韓國、歐洲、印度、印尼、中東、東南亞和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遠行)
[編輯:姝臻]